- 31.50 KB
- 2022-05-13 09:57:1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花卉的应用与配置摘要:园林绿化在现代的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实现植物花卉的配置的合理性。基于此,文章对植物花卉的应用与配置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花卉;应用与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1.植物花卉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1.1美化作用园林设计的主要材料就是植物花卉,它具有的独特的线条,能够使园林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风景和格调。不同的园林的植物根据园林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的形态美。园林在设计时,可以利用不同植物具有的不同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通过将不同生命期的植物花卉搭配在一起,能够使园林在不同的时节呈现出不同形态的魅力。园林植物具有不同形态的线条,并且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质地和色彩,园林中不同的植物加以园林小品和园林山水的配合,可以使园林的空间得到拓展,增加园林中植物的层次感和协调性,从而使园林的风景更使人陶醉,起到了园林美化的作用。1.2生态作用9\n园林的植物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大部分园林的绿色植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植物,例如:大叶黄杨和夹竹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减少城市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另外,还有荷花和睡莲等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和细菌从而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1.3防护作用园林植物在防风滞尘、涵养水源、降低噪音和保持水土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中悬铃木和刺槐能够起到滞尘的作用,云杉、水杉、柳树和园柏的枝叶稠密、叶面粗糙,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实现降水量15%~40%的截流,加上土壤的渗透作用,能够缓和减少地表的径流量和流速,从而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此外,灌木和乔木能够降低噪音,利用攀缘植物覆盖墙面,能够降低强日光下的反射系数,并起到防止墙体倒塌和瓦片脱落的情况。此外,植物冠底是在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的最佳避难场所。1.4社会经济作用9\n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的发展日益商业化,同样园林植物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例如,可以在办公大楼中设立底层花园、中层花园和顶层花园能够营造出安静、和睦的商业洽谈环境,从而提高商业谈判的效果。此外,良好的城市绿化和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能够吸引外商的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园林环境设计和配置来看,绿色设计概念逐步得到了推广,不同绿色植物的配置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有利于园林可持续发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园林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认识不够,园林绿化得不到重视根据我国园林园林绿化设计和绿色植物配置情况来看,在园林绿化中,生态设计的理解普遍是绿化植物增多,建筑物减少。因此,在园林的园林绿化设计中,出现盲目绿色设计,导致绿色植物配置不合理情况出现,给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带来了极大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对园林绿化概念认识不清,导致园林园林绿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绿化植物出现无法正常生长的情况,严重的还造成植物死亡,致使园林环境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2.2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低9\n在园林范围内,小区管理部门为了节省成本,导致绿化植物的专业人员比较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低,绿化植物的管理得不到加强,给园林园林绿化效果带来极大影响。由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出现很多问题,导致绿化植物得不到有效管理,给小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无法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2.3园林设计不合理,植物配置率低我国园林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中,由于相关人员对园林绿化设计认识不够,使园林绿化设计出现不合理现象,导致植物配置率非常低,给城市绿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园林设计中,存在绿化植物面积不大、植物品种比较单一和植物层次搭配不当等情况,使园林绿化效果非常差,给园林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园林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太过形式化,只注重外观好看,忽略园林绿化的真正含义,达不到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例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根据植物的特性来选择植物的种类和种植环境,导致绿化植物出现生长缓慢或者枯死等情况,严重影响园林绿化生态效果,达不到提高园林环境质量的目的。2.4管理机制不完善,绿化效果不明显在园林的园林绿化中,存在绿化植物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使绿化植物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导致绿色植物生长延伸到过道上,给人们日常出行造成影响。由于绿化植物的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绿化植物出现营养不良和水分不够等问题。绿色植物的规划没有体现人性化理念,导致绿化效果不明显,造成绿化植物的浪费,给管理单位带来极大经济损失。9\n3.植物配置遵从的原则3.1主题原则。主题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以紫竹院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精心养护管理,共栽植2100余种100万株竹子,形成浓郁的竹文化氛围。这种主题植物,就像人类的骨架,起到支撑整个绿地或公园的作用。又如香山红叶、玉渊潭樱花、植物园月季园的月季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独特的风格。3.2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囿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3.3适宜原则。该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常提到的“适地适树”,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与适宜。适地适树原意为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康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保证成活。9\n3.4经济原则。有人曾提出园林绿化与果品生产相结合,或者说是将果树应用到园林绿化中来。关于这种做法,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绿地或单位附属绿地上完全可以考虑,但在些公共绿地上要慎重选择。经济原则指的是发展节水型园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植,或选用耐旱的地趋支植物,如沙地柏、扶芳藤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如银杏、臭椿、国槐等。3.5坚持生态原则。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园林植物能否成活以及生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为了适应生态环境,植物配置选择应该做到适地适树(草),引进外来树种、花木需经过试验、驯化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研究表明,乔木十灌木(耐阴植物)十草花十草坪,这类种植模式更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总叶面积及绿化覆盖率,同时使得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 4.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4.1乔木的配置方法9\n乔木是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使用得最多的物种,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首要选择。乔木的配置应借助其他植被的烘托和陪衬,通过不同树种之间的排序、组合,结合各个树种的生长习性最大化地呈现自然环境的多彩多姿。在乔木的配置方面,应当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按照对植、孤植、丛植或者群植几种常见的种植模式进行科学的选择,从而实现科学的配置。一般情况下,在分隔较大的空间内应用丛植与群植的模式较多,因为这两种模式能够体现出大空间内的层次感,减少空间的空旷感,而且也能够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从景观的观赏性方面考虑,一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配置与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乔木景观,这样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气候特色,也能在不同的季节体现不同的景观色彩。在配置乔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乔木的生长习性,通过不同的排列次序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多姿多彩的景观。另外,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引入外地树种,以增加树种的多样性。4.2花卉的配置方法9\n花卉也是园林植物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花卉的品种众多,五颜六色,而且体态多样,将其应用到园林景观配置中,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充分展现其自身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美感。红花绿叶的搭配形成巨大的色彩反差,而且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因此可以利用多彩多姿的花卉来映衬单一的绿色植物群落,增强景观的美感。在花卉的配置方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划方式,规则式指的是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配置需要,利用花台、花带等方式对花卉进行集中展示,能够根据景观设计需要营造出一种人造的美感;自然式则是遵循回归自然的理念,利用丛栽疏落的方式,使花卉自然生长,带给人们回归自然的美感。对于花卉的配置,通常需要根据园林景观的配置需求和人们的观赏需求进行设计,以此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4.3植物之间配置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性和共同性。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根据环境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调节能力等来进行植物的种植,以促进自然式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例如将较大的乔木种植好以后,再种植较小的乔木和灌木,使植物之间具有空间层次性,形成完整生态结构,提升园林景观品质。由于季节变化对植物的生长有极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观赏效果,必须将不同季节和不同性质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例如针叶植物和落叶植物的配置,由于针叶植物大部分是常绿植物,因此,针叶植物的比例要比落叶植物的比例小,才能在冬天给居住区增添新意,达到改善园林绿化质量的目的。结束语9\n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整体的生态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植物的搭配时,需要选择科学的搭配方案和技巧,才能有效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所以要通过对城市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对植物进行科学的配置更好地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人性化、生态化的园林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朱秋月.论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及选择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4,10:215-216.[2]王霞婷.城市园林绿化配置解析[J].广东科技,2014,12:241-242.[3]熊忱忱.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环境与生活,2014,10:137+139.[4]张利琴.香草植物及其园林配置形式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5]刘振权.园林绿化设计新思路[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6:141-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