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4 KB
- 2022-05-13 09:20:0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如何正确运用传统文化,使它披上时代的彩霞是每个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同时也要做到减少资源浪费,做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深入挖掘优秀建筑遗产精华的同时,学习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以立新为轴心,广取博收古今中外建筑创作的精粹,让艺术素养溶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每件作品中,使它散发出灵性与生机。1、现代建筑设计 (一)形式对功能的服从 在功能化的时代中,我们使用电梯使楼层越建越高,自动火灾系统、电子防盗使我们更安全;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此方便的功能却将我们的生活同一化,本该多变的建筑形式被圈框起来。“形式服从功能”使建筑师的思想被条款限制,这些功能使建筑师看不清传统文化,建筑周围的客观环境等等,从而产生出一些没有特征的建筑。 (二)把握本质,演化出更多创意 很多人认为东西方的建筑理念是相同的,设计是无国界的,但是如果具体到一个项目,传统的文脉必须要尊重,特别是居住建筑与人的生活习俗、地方气候条件、居住模式等决定因素要在设计方案里得到很好的反映,就不能够随便引入一些外国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它又是有国界的。2、仿古建筑设计风格仿古建筑是仿造古代建筑的形式,提取古代建筑的某些有特征的、能表现历史风貌的元素进行设计。不是单纯的仿造,而是抓住古代建筑那些元素结合现代的装饰工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华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深厚,这很有利于\n设计师的创作。现代仿古建筑风格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远景设计研究院仿古建筑专家就谈到:首先,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西式建筑的基础上附加上中式传统建筑形式。然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世界,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对西式建筑的盲目崇拜,风格的模式化使得城市变得单调。专家和民众开始反思现有的建筑,要如何既体现了当地的特色,又起到保护传统的作用。3、现代商业街仿古建筑方法 现在的商业街改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旧建筑整体拆除,然后重新定位风格年代重建。某商业步行街完全拆除了原来的老街道和旁边的建筑,以完全现代的风格重造商业街。商业步行街由二大核心街区组成,其中一条作为百年老街,沉淀了久远的历史情结,在整体的表现上,更多的突出古朴的元素;而另一条街是改造而成的。由于商业街新建筑的风格都是现代的,为了体现街道原来的历史,特地在商业街的东西两头设立牌坊以作纪念。这种把旧的建筑完全拆除的方法,从施工方和设计方的角度来说是节约时间和资金的。由于旧街道房屋被整体推翻,设计者相当于从一张白纸上描绘新蓝图。不用为如何保护文物伤脑筋,新的商业街设计风格就更容易确定,从程序上、人力和物力上都简化了。这虽然支持了城市化进程,刺激了投资,繁荣了商贸。但是,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没有好处,这种设计方法,去处了人们对旧街道的记忆,剥夺了后代人感受传统建筑文化底蕴的权利。这个百年老街,是先人留下的物质遗产,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先人给后辈子孙们留下的财富,\n不是属于某一代人的。我们没有权利摧毁它。第二种,在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局部外观的改造和对旧街道整体进行景观的规划和形象的包装。一般旅游景点采取这种方法的比较多。4、古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4.1古建筑设计与现代比较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古典建筑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现代建筑都由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做框架,木材已经退出了建筑历史的大舞台。木结构确实有着很多问题,砍伐树木会导致森林减少,同时木房屋也存在防火,防虫,防潮等大量问题。材料的转变也带来了结构上的转变,钢筋混凝土在抗压抗拉能力上远远高于木材,所以建筑才可以越建越高,既节省空间又开创了一种建筑的新格局,同时在安全性上也得到了保证。 建筑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很大变化,古建的特点如前文所述,就空间上来说古建在平面上讲究围合,即房屋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而现代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为了节省空间主要以楼房为主,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小区(即包含多个建筑),楼与楼之间配以绿化。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由平面展开向竖向延伸发展。4.2思想上的融合 “中国固有式”建筑具体而言指运用西方建筑技术手段,同时又具有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某些形式特征与视觉效果的近代建筑。这一阶段的建筑师们纷纷提出“依据旧式,采取新法”,即在思想上仍然在中国古建筑的设计思想上,但在材料和技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可以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建筑师的思想开始有了转变。\n “民族形式”建筑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形势与社会的不稳定使得建筑师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出现了以宫殿式大房顶来表现民族形式的建筑。设计师们抛开低矮的木式建筑,将古代中国式的屋顶架在砖与水泥的结合体上,以衬托“民族”特色。5、结语 古建筑设计与现代的融合仍有很大空间,我们既可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又可以从国外借鉴经验,也可谓效法自然。应该更加注重建筑的“意”“境”,找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建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
- 古建筑设计图纸
- 浅谈现代古建筑设计
- 古建筑设计专业在我校的培养构思
-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研究
-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2016-2018年度古建筑设计、地质
- 中国五大古建筑设计效果图
- 2014年最新古建筑设计公司综合排名榜单
- 浅谈中国古建筑设计特色
- [精品]试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 2017年上半年内蒙古建筑设计(知识)内容辅导:城市总体布局考试试卷
- 混凝土仿古建筑设计与施工
- 古建筑设计任务书
- 远景古建筑设计——广汉三星堆景观大道
- 中国古建筑设计成功案例分析-青城山
-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
-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
- 商业街仿古建筑设计论文x